首页 热点关注 一个孩子的阆中记忆:那个叫张飞的巨人,他们已经吃了上千年

一个孩子的阆中记忆:那个叫张飞的巨人,他们已经吃了上千年

老乡们,今天周末,想给你们分享一个故事,一个让我笑了足足五分钟,又忍不住有点“细思极恐”的故事。

故事发生地,是咱们四川那座被时光浸泡过的千年古城——阆中。

有个网友在微博上分享,TA的同事小时候去阆中旅游,经历了一场“童年阴影”。起因,是大人要让她尝尝当地的特产——张飞牛肉

那孩子一听,瞬间崩溃,在古城的青石板路上,哭得惊天动地,撕心裂肺地喊着:

“我不要吃张飞的肉!我不要吃!!”

在她的世界里,逻辑是完美闭环的:

  1. 这东西叫“张飞牛肉”。
  2. 所以,这就是张飞的肉。
  3. 张飞是个古代的大英雄、大巨人。
  4. 他的肉,被人们吃了几千年,还没吃完……

这个诡异而又充满童真的脑洞,简直让人拍案叫绝。当一个孩子用最纯粹的眼光,去解读一个商业命名时,竟然意外地触碰到了一种近乎上古洪荒神话的内核:

一个陨落的巨人,他的血肉,仍在千百年后,喂养着这片土地上的人们。

这画面,是不是既有点阴森森,又带着一股子难以言喻的史诗感?

当然,我们都知道,这只是一个可爱的误会。但这个误会之所以能在阆中这座城市“成立”,恰恰是因为,在阆中,张飞,从来就不只是一个历史符号。

他是一种真实可触的“在场”。

当你走进桓侯祠,看到那威严肃穆的塑像;当你站在他的墓前,听着导游讲述“身在阆中,头在云阳”的传说;当你漫步在古城,随处可见以“张飞”命名的街道、客栈……

你会发现,三爷的魂,早已与这座古城融为一体。他的勇猛、他的忠义、他的暴烈,都化作了这座城市的性格基因。

所以,那个孩子的恐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对的。

我们吃的,确实不是张飞将军的肉。

但我们品尝的,的确是“张飞”的味道。

你去看真正的张飞牛肉,外表漆黑如墨,内心红亮似火,恰似猛张飞那黝黑的面庞和赤胆的忠心。它的口感,干、香、麻、辣、韧,充满了力量感,每一口咀嚼,都仿佛能感受到那股驰骋沙场的豪迈之气。

它不是简单的食物,它是一张“风味名片”,是阆中人把对这位守护神的崇敬与想象,都腌渍、风干、揉进了每一丝牛肉的纤维里。

我们常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其实,一方水土,也养一方“食物之魂”。

就像天津人把码头文化做进了嘎巴菜,就像山西人把厚重历史酿成了一坛老陈醋。阆中人,则是把对三国英雄的全部情感,都浓缩成了一块“能吃进肚子里的传奇”。

所以,下次当你拿起那块黑黢黢的张-飞牛肉时,不妨也像那个孩子一样,开一次脑洞:

“我,即将吃掉一段历史,品尝一个英雄的性格。”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阆中在线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lz520.net/archives/4798

ad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17-66867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dmin@lz520.net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