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旅游风情 文化铸魂 景区既有颜值更有内涵

文化铸魂 景区既有颜值更有内涵

“今年‘五一’小长假,南充旅游持续火爆,游客井喷,网红打卡地越来越多。”南充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负责人向记者展示一组数据:“五一”假期,全市共接待游客387.5万人次,同比增长42.3%,实现旅游总收入18.76亿元,同比增长44.3%。

热潮不仅集中在假期。“五一”过后,游客仍然不少。5月6日,载着西安游客的3辆大巴车驶入阆中市三国文化产业园。游客们或参观阆州醋传统生产工艺展示,或了解张飞牛肉制作全过程,或走进印象三国义园,兴致盎然。离三国文化产业园不远的阆中古城内,张飞巡城、秀才赶考、道台审案等文旅节目也轮番上演,实景化展示阆中厚重的历史文化……

文旅全面融合、深度融合是南充旅游持续飘红的“秘籍”。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南充在推动文旅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全面贯彻落实全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精神,一方面加强景区景点的提档升级,一方面深度挖掘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以文化为旅游铸魂,让景区不但有颜值担当,更有历史文化内涵。擦亮三国文化、红色文化、丝绸文化、嘉陵江文化和春节文化5张名片,助力建设文旅大市、文旅强市。

3889dbcd576edba8615f3ac6032c9439

    移动的舞台,流动的观众。阆中南津关大型实景演出《阆苑仙境》受到游客追捧。 王玉贵 摄

文旅融合留“过客”

4月底,我省首批天府旅游名县名单出炉,阆中市榜上有名。

阆中古城是我省现存规模最大、完整性最好的古城。然而实践证明,仅有古城是不够的:单一的古城观光休闲游让游客成为匆匆“过客”。

如何留下匆匆“过客”?阆中给出答案: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体育和旅游跨界融合。以春节文化为例,该市把春节文化主题资源体系化、精细化,打造出系列旅游产品:落下闳博物馆、春节文化主题公园、春节文化博览会、落下闳国际高峰论坛等。龙舟赛、国际象棋赛、古城马拉松、古城国际自行车赛、国际篮球邀请赛,全年不断的赛事,让阆中旅游淡季不淡、旺季更旺。

融合,南充还让古老的农耕文明焕发新生机。

南充是“中国绸都”,栽桑养蚕历史悠久,丝纺服装是南充重点打造的千亿产业集群之一。嘉陵区中国绸都丝绸博物馆内,收集、整理、复制了从栽桑养蚕到丝绸制造的器具和实物,集丝绸历史、文化、展销一体的体验馆,向游客展示南充丝绸悠久的历史文化。阆中丝绸厂500多亩的老厂区,摇身一变,成为阆中版“东郊记忆”,旅游新地标呼之欲出。

景区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

四五月间,偏僻的西充县仙林镇黄楝坪村热闹非凡。“村道上的汽车连成线,城里人都是奔着这些花来的。”村民张树范指着满山满谷的玫瑰花说。

缺乏工业基础的西充县,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按照全域旅游的思路,打造“全景西充”。去年,乡村旅游接待量达495.2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45.1亿元。

大力深化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南充市推动景区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

阆中市以古城景区为核心,打造全域旅游,规划建设天林乡五龙村、老观古镇等200个乡村旅游项目。目前,全市有乡村民宿60多家,农家乐、渔家乐500多家,乡村旅游成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

“全乡贫困发生率超过17%,脱贫攻坚任务艰巨。”3年前,敬中恒到阆中市枣碧乡任党委书记时,压力很大。走遍全乡后,敬中恒心中有谱了,白溪濠、杨家河贯穿全乡,原生态自然山水保存完整,可以带领村民试水乡村旅游。试点从贫困村杨家河村开始,推出亲水项目,每年接待游客15万人次,村集体收入由零增加到目前的100多万元。杨家河村的成功,带动了松林塘、周公寨等4个村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

文旅项目纷至沓来

4月底,由北京奥宇望和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投资100亿元的啤酒小镇项目,在顺庆区开工建设,打造以啤酒生产和文化旅游为特色的小镇。香港卫视纵横文旅投资101亿元,打造嘉陵区凤垭山景区,建设国际化山居度假酒店、多元化户外体验中心、中医理疗中心等。

近年来,南充市依靠自身财力加大旅游基础设施投资,招引优质文旅项目,夯实文旅产业的基础。去年,全市实施文旅重大产业项目46个,年度完成投资近200亿元。

其中,阆中市成功招引落地阆中水城、宜华康养城等11个文旅项目,总投资超过800亿元,这些项目将进一步丰富该市旅游业态,完善旅游功能。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阆中在线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lz520.net/archives/797

ad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17-66867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dmin@lz520.net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