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头条关注 阆中骄傲!这位90岁的院士刚刚获得国家最高荣誉!

阆中骄傲!这位90岁的院士刚刚获得国家最高荣誉!

9月25日,“最美奋斗者”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上午11时,当已经90岁高龄的阆中籍院士鲜学福迈着稳健的步子走出人民大会堂时,胸前挂着的“最美奋斗者”奖章特别闪亮。

鲜学福,中国工程院院士、重庆大学采矿工程系教授,我国著名的矿山安全技术专家,煤层气基础研究的开拓者。曾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项,国家级科技进步奖3项,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面对众多奖项,鲜学福十分低调。“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教书人,跟其他获奖者相比,我没作多大贡献。”鲜学福说,奋斗是走好新时代长征路的最好姿态,自己要活到老学到老,不光是从书本里汲取知识,更要从来自基层的奋斗者身上学习艰苦奋斗的精神。

1929年,鲜学福院士出生于阆中妙高的一个普通农家。父亲从事小商品生意,走南闯北,见多识广,极为重视孩子的教育,6岁半入私塾。1940年,年仅11岁的鲜学福进入阆中最好的私立学校一一皋阳中学读初中。1943年秋初中毕业,考入国立四中高中部学习。

因父亲在重庆的生意较多,1946年春便将他送到重庆地下党开办的蜀都私立中学继续读高中。

蜀地多灵秀,阆苑尽英杰。也许在那时,谁都没有想到,这个孩子能成为从事中国煤矿安全事业的一名成就卓越的专家。就是在以后的岁月里,鲜老也是几易其学,但正如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终于找到救国之路,鲜老最后找到了一条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以人为本开拓矿业新效益之路 。

1949年解放前夕,风华正茂的鲜学福考入四川省立教育学院数学系 。1950年,北方的一些高校来重庆招生 。怀着建设新中国的伟大激情 ,年仅20岁的他敏锐地看到国家从战争转入建设需要大批工程技术人才,于是放弃自初中时期就很喜爱的数学而选择报考工科大学,被在天津成立的中国矿业学院录取 。

1956年研究生毕业后,鲜学福院士被分配到重庆大学采矿系当教师。1958年,国家又开始选拔留苏学生,他被学校推荐参加考试并被录取。随后在北京外国语学院培训俄语,直到1960年终成行。在莫斯科矿业学院采矿系师从鲁诺克学习水力采煤技术,1964年5月获得苏联技术科学副博士学位。

1977年恢复高考后,鲜学福和几个教授一起,在重庆大学创办了国内首个矿山工程物理专业。早年间,鲜学福和他的团队就在煤与瓦斯突出灾害的防治方面开展了大量理论和实践研究,其成果在1978年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上获奖。

1978年3月18日至31日,全国科学大会召开,明确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马克思主义基本论断,打开了解放思想的先河,确立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根本方针,迎来了中国历史上灿烂的科学的春天。

对此,鲜学福感同身受。和全国众多科技工作者一样,鲜学福学术和教学生涯中的黄金时期,就是从这个春天开始的。

1978年以后,鲜学福得以全身心地投入到中断多年的煤与瓦斯突出灾害防治研究中,并大力培养高层次人才。1999年,鲜学福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改革开放以来的40年,鲜学福院士一直紧盯国家能源需求,为我国矿山安全技术及工程领域、矿井煤层瓦斯开采理论及工程应用等领域的研究作出了巨大贡献。

作为一位学者,鲜学福院士在自己所从事的领域里是勿庸置疑的专家。作为一位长者,鲜学福院士的为人更是让人钦佩。他在取得了极高的成就后,依然极为谦逊,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学术研究。

直到去年告别杏坛之前,89岁高龄的他依然在精心辅导学生。他修改的论文,每一页都布满了铅笔写下的修改批注,大到结构调整,小到标点符号,有的地方还有橡皮擦反复擦拭的痕迹。这些痕迹表明,每一处修改批注都是鲜学福反复斟酌后写下的。

老人曾感慨地对学生们说:“我特别想带你们年轻人,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人才。虽然我身体不大好,但只要你们想学,我一定会坚持送走最后一位学生。”

每天早上7点15分左右,驾驶员叶太斌就会准时开车到鲜学福家楼下。自从2002年成为鲜学福的驾驶员后,这个习惯一直延续至今。

“一年365天,鲜老师只休息4天,就是除夕到初三。周末他也上班,但他周末让我休息,不叫我接送,他自己慢慢走路上班。”叶太斌说。

通常,鲜学福都会比约定的时间早到一些,因为他怕叶师傅在楼下等。

只需要几分钟,这辆已经用了16年的黑色轿车就会到达煤矿灾害动力学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大楼前。

鲜学福提着一个用了十几年的公文包慢慢下车,然后缓缓走进这栋楼。接着,他需要借助扶手,才能一步一步走完52级楼梯到达办公室,然后在窗边坐下,开始一天的工作。

进入耄耋之年后,除了教学和钻研,鲜老还喜欢上了作诗。在一幅题词中,他有感而发:“往事如烟随风去,人情冷暖留人间。万事万物多奇妙,乐在对其探索中。人生在世难长久,夕阳美在晚霞红。”

40年过去了,鲜老倾心培养的学生们,也迎来了他们学术生涯的黄金时期。在他的影响下,两个女儿也都是重庆大学的高材生,目前正在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

鲜学福院士很少和旁人提及自己的人生追求。几年前,他在自己的个人总结中这样写道:“我的求学之路一直在警示我,学海无涯、人生苦短、珍惜时光、多干实事、回报祖国,这才是人生之所在。”

最后,让我们一起向这位优秀的阆中儿女点赞致敬。祝福鲜老身体健康,为国家的科研事业贡献更大的力量!


本文部分内容整理自以下平台,特此致谢

《当代党员》:这位89岁的院士告诉你,什么才是“人生之所在” 作者:唐余方

《重庆日报》:奋斗是走好新时代长征路的最好姿态  作者:谢智强 杨铌紫

《以人为本 开拓矿业新效益之路》作者:韩婷婷

《大学科普》中国工程院院士:鲜学福 2009年第3期  作者:赵明琦 高凯琳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阆中在线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lz520.net/archives/1401

ad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17-66867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dmin@lz520.net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